您现在的位置是:财经信息 >>正文
就灌注了近百斤防水胶
财经信息4人已围观
简介中国消费者报报道(记者刘铭)“只有巴掌大一块漏水的地方,就灌注了近百斤防水胶,要价1万多元。”四川省成都市消费者张女士事后才知道,自己掉进了网上房屋补漏“黑科技&r ...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(记者刘铭)“只有巴掌大一块漏水的黑科技地方,就灌注了近百斤防水胶,屋顶屋补要价1万多元。小漏”四川省成都市消费者张女士事后才知道,洞灌自己掉进了网上房屋补漏“黑科技”设下的注近陷阱。
《中国消费者报》记者调查发现,百斤一批活跃在网络信息平台、防水微信朋友圈的胶房防水补漏团伙,以补漏“黑科技”为幌子,漏耍采取事先不告知却大量灌注防水胶液的花招手段,坑骗消费者钱财,黑科技已经造成了一大批消费者上当受骗。屋顶屋补近日,小漏根据张女士投诉反映的洞灌情况,四川省成都市消费者协会快速反应,注近向全市消费者发出消费预警,提醒消费者警惕房屋补漏价格陷阱。
小漏点灌胶要价上万元
消费者张女士居住的跃层房屋,因为4楼卫生间顶部漏水,这几年让她操了不少心。卫生间屋顶是自家的花园,每逢下雨,卫生间就漏水,维修了好几次都不管用。今年8月,成都遭逢大雨,屋顶漏得更利害。正在这时,网上一则房屋补漏广告引起了她的注意。
张女士告诉记者,这则名叫“雨宏防水”的广告宣称,自己是“黑科技防水补漏”“免破坏、免砸砖”“24小时上门维修服务”。点击进入后没有办法了解该企业的详细信息,只让填写房屋地址。张女士填写后立即就接到了补漏师傅的电话,说上门来查看。
8月23日下午4点,自称姓许的师傅驾驶一辆面包车来到张女士小区。抬进家门的除了灌注防水胶使用的空压枪外,还有两大桶沉甸甸的化工材料,上面没有产品信息,不知道为何物,现场称重59公斤。
“漏点不大,能用这么多材料吗?多少钱一公斤?”张女士有点疑惑。
许师傅回答称“牌子扯下来放在车上的”“80元一公斤”“用多少算多少”,并用纸杯现场演示,两种材料混合后,很快就形成了果冻状的冻胶。补漏就是用“针”把冻胶灌注进漏点的墙体里。
张女士在现场看到,许师傅先是在屋顶花园地板上打一个洞,把“针”放进去,开始往里面灌注冻胶。令她惊讶的是,两桶材料很快就见了底,而卫生间还是在漏水。她赶紧制止住,询问大概要用多少材料才能堵漏。对方解释说,屋顶下面有防水层、保温层等,太厚了,用多少材料说不清楚。最后许师傅直接到卫生间,对准漏点,又灌注了2.5公斤左右,漏水才堵住了。
最后结算下来,这次共使用防水材料48公斤,要价11520元。经过讨价还价,张女士给了6800元,对方才肯离开。
随后,张女士想了解到底是什么黑科技,网上搜索看到有受骗者和她的遭遇一模一样。受骗网友说,这种防水材料市场上到处都有,每公斤仅1.7元,灌注设备2400元就能买到。“像一个剧本演出来的一样。”张女士知道上当受骗了,后悔当时没有立即报警。
张女士告诉记者,她事后查询未发现该公司任何注册信息,因为主体信息缺失、未签订合同等原因,导致证据不充分,无法向法院起诉,报警也未能立案。她通过小区门卫,记下了此人的面包车车牌号码为“皖SP2F××”。记者通过百度查询到,一伙被称为“安徽补漏帮”的补漏骗局早已出现,手法如出一撤,受害者不计其数。
过度灌胶成补漏潜规则
记者了解到,在房屋补漏行业里,维修人员通过模糊收费规则、过度使用防水材料等方式欺骗消费者,以达到多收钱的目的,已经成为一种潜规则,即使正规注册的防水公司的维修人员,也暗中耍这种花招。受害者投诉不断,今年以来《中国消费者报》四川记者站接到了多起相关投诉。
据家住成都市某小区业主王先生反映,不久前他就遭遇了房屋补漏陷阱。成都一家防水公司维修人员超量用胶的手法是,事先只告诉公司特制材料价格为每公斤320元,在使用数量上含糊其词,结果野蛮施工,超量使用。“在处理屋顶时,不按照防水专业规范进行操作,不顾房屋防水质量,将一桶材料直接倒进需要处理的花台里,以达到尽量多使用涂料的目的,致使花台底部有厚厚一层胶堆积,一个月都没有干,根本没有起到屋面防水的作用,”王先生说,“在面积约3.5平方米的花台里倒进了18公斤材料,在4.5平方米的外墙上使用了6公斤。200多元就能搞定的花台,竟然支付了5760元。”
据上海的俞女士投诉,同样是成都这家防水公司,因为房屋的洗衣机下水道漏水,她通过淘宝店铺找到公司维修人员,预付2000元开始施工,材料“用多少算多少”,随后实际收费3000元。由于施工时超量使用防水材料,直接堵塞了水管道堵塞,请人疏通管道又花了2000元。
记者调查发现,所谓的“公司特制材料”完全是骗人的,都是在外面建材市场购买的普通防水材料,然后故意撕掉包装,以欺骗方式获取暴利。市场上的外墙防水材料折算价格仅为24元/公斤,房顶防水材料仅为10元/公斤。
房屋补漏警惕价格陷阱
据悉,近期成都市消费者协会根据多起相同投诉案例,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注意以下三点:
谨慎甄别网络搜索到的经营者信息,不要轻信网络信息和小广告。联系防漏注胶业务时要仔细查询、查看对方是否经相关部门登记注册,谨防个别不法人员冒充专业公司技术人员行骗。
选择正规经营者。同时从明码标价、服务品质等方面对经营者进行比较;施工前先询问施工人员所用材料的单价及预计用量,并咨询专业机构进行核实。
保留施工记录、交易凭证、施工人员信息等证据,以备遭遇陷阱后投诉或举报。
责任编辑:24
Tags:
转载: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网络,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“外汇网股票通”。http://xpresscap.fastseoul.com/html/68d4699885.html
相关文章
深圳网上年货节收卖额达1015亿元
财经信息http://www.cnecn.com.cn/d/file/p/2024/02-21/5524cfb80efee870049327102b42ce44.jpg|http://www.cnecn.co...
【财经信息】
阅读更多深圳内衣联动抖音 携手行业超头部品牌 引领消费新潮流
财经信息春季上新,向来是决定时尚行业全年生意走向的关键“棋子”。2025中国内衣文化周暨第20届中国深圳)国际品牌内衣展于3月25日启幕,围绕消费引领、创新引领、智造引领、服务引领聚焦首发品牌的重点活动,推动 ...
【财经信息】
阅读更多快速溶剂萃取的原理及技术要点
财经信息尽管快速溶剂萃取是近几年才发展的新技术,但由于其突出的优点,已受到分析化学界的极大关注。快速溶剂萃取已在环境、药物、食品、农业和聚合物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以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原理为依据, ...
【财经信息】
阅读更多
热门文章
最新文章
友情链接
- 走进这个法国度假小镇,我们寻访了“玻璃诗人”的故地,行业资讯
- 13款儿童自行车大比拼 好孩子、迪卡侬、孩子王获5星评价
- 食品及食品污染溯源技术与应用的二维条码(八)
- 加工食品全程溯源系统的建立及应用(二)
- Reima童装 春日户外新装 守护自在童年
- ELANDKIDS 简而不俗 点亮日常穿搭小心机
- 大气颗粒物污染对土地覆盖变化的响应(一)
- 夏日绿色壁纸:孕前饮食秘诀增添幸福感、活力与美感
- 当心!野蛮生长的医美App正在制造“美丽陷阱”
- 13款儿童自行车大比拼 好孩子、迪卡侬、孩子王获5星评价
- 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保委员会约谈“寄居蟹” 督促整改“霸王条款”
- 玻璃企业在“严冬”中求生存,市场研究
- 迷迭香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简述(二)
- 咪唑类离子液体提取沙棘叶总黄酮的研究(二)
- 跑路前促销卷走千万预付款 深圳洛德音乐培训公司被立案调查
- 卷走消费者巨款后失联 深圳5家预付式消费企业被列入信用“黑名单”
- 工业废水可生化性测定方法及技术展望
- 焦点 Bluestar Alliance战略收购Palm Angels
- 余承东:鸿蒙智行累计交付68万辆,连续10个月蝉联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第一
-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|13600份家庭档案背后的文明力量
- 孕妇最佳水果推荐,孕期吃水果的注意事项
- 《汽车玻璃贴膜技术规范》将出台:保质期须超5年,政策解读
- 四川2020年销售服务投诉增长3.7倍 网络消费和二手车销售成投诉热点
- CdG Homme Plus x Nike Air Foamposite One “蚊香喷”即将登场
- 刷到“赚钱”商机? 投资4万余元差点“打水漂”
- HEYLADS男生女生时尚新装 春日意趣 简洁百搭
- 中国玻璃深加工研讨会开始征稿,行业资讯
- 亟待深度研发应用的健康食品配料—亚麻籽(一)
- 共享汽车商家失联 经营者进失信黑名单
- 华东纯碱市场持续下挫,市场研究
- 化学,生活中的小帮手——探析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渗透与应用
- 信息不对称成为纠纷主因 浙江台州发布二手车消费调查报告
- 玻璃贴膜为建筑节能降温,市场研究
- 百度公开“开盒事件”调查过程,任何职工无权查看用户数据
- 深圳市消委会支持消费者起诉“跑路”商家 星光熠熠公司退预付款
- 玻璃网印正成为举足轻重行业,行业资讯
- 啤酒酿造工艺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
- 喷洒干燥剂法在苜蓿田间干草调制中的应用
- 怀孕后多久会出现早孕反应?
- “低价捡漏”套路深 “任意住”难任意 深圳公布一季度投诉热点